山东康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

康力月刊

用制度规范管理者

2011-08-17 14:00:02

 用制度规范管理者 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——杨冉/

制度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,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。但人的行为靠道德约束还是靠制度管理,哪一个对职工的影响大?

制度约束是直接的、刚性的、立竿见影的,道德约束是间接的、温和的、长久影响的。道德是自律,制度是他律,道德的调节范围比制度广,制度不追究的无德行为,道德也会予以谴责。因此,对职工行为的约束,除了制度之外还需要道德的力量。

在强调道德约束的同时,还必须注意制度管理的“人性化”,也就是说,既要严又要合理,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。一个好的制度要能使员工感觉到制度的存在,但并不觉得是一种约束,所以,必须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制度的制定和制度化管理的过程中。

首先,制度制定时要充分地考虑集体和绝大多数的职工的利益。其次,制度是刚性的,但是制度化管理决不能刚性实施,必须体现人性化。职工违反制度应该处罚,但要具体分析原因、区分情况、确定责任,在掌握处罚度上做到合理合法,不能造成负面影响。再次,能使职工感觉到规章制度的存在,但并不觉得是一种约束,这才是一个好制度。

制度化管理不是弱化了管理者责任,而是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一是管理者应有较高的学识水平和管理素养。制度是由人制定的,具体地讲是由管理者主导制定的。制度制定的是否科学合理取决于管理者德学识和管理素养。很难想象以为不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能力的管理者,能够制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、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。二是,制度化管理必须得到管理者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身体力行。管理者要维护制度的权威性,要“依”制度管理,而不是“以”制度管理。“以”制度管理侧重于管理者的主导性,强调用制度控制来达到管理的目的,这里的制度是用来约束职工的,“依”制度管理则更强调对管理者的约束,也就是说管理的权利应归结于制度,要“依”制度规定约束、规范职工的行为和自己的管理行为,决不能把个人的权威凌驾于制度之上,只有真正地做到了“制度至上,按章办事”,才能突破管理的瓶颈。

理性地讲,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尽善尽美,再完美的制度也不可能约束每一个人的行为、完全改变人的弱性、堵着企业所有的漏洞。制度只是给人一个可参照的行为标准,它更多地强调的是一种管理的理念。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,某一阶段的制度只能解决这一阶段的问题。只要企业存在,制度的制定、修改、完善就会周而复始地进行。实际上,制度的不断创新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。

    上一条:感悟

    下一条: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

山东康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

    咨询服务:400-997-5008
    公司地址:山东省枣庄市汇泉东路
    国际业务部:+86-632-3597788
    国内业务部:0632-3466988

- 扫描手机浏览 -

- 扫描关注我们 -

版权所有 @山东康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:(鲁)-非经营性-2014-0085 鲁ICP备2021028843号